网上科普有关“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的珞珈青年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的珞珈青年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成立于2001年3月的珞珈青年报社由大通社《珞珈青年》编辑部演变而来,全面负责校团刊《珞珈青年报》的编辑出版工作 ,隶属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宣传部。《珞珈青年报》是目前该校唯一一份完全由学生自己主办的全校性报纸,发行范围覆盖全校四个校区 、校外公寓以及东湖分校,并与80多所高校媒体保持着频繁的交流。目前报纸每期正常发行12300份 ,是中南地区乃至全国高校中发行量最大的学生刊物 。报社努力按照正规报社运营体制经营,拥有校内最为健全的管理体制和人才体系。武汉大学大学生通讯社(简称大通社)成立于1993年,作为武汉大学拥有十年历史的重要社团 ,是武汉乃至整个中南地区最大的正规大学生通讯团体。大通社的业务对内主要面向校内媒体供稿,对外与诸多正式媒体联系,报道武汉大学的最新动态 。自成立以来,大通社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成为校园内热爱新闻事业,具有媒体视角的同学学习交流的园地;同时,大通社积极利用自身优势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积极参与校园文化的构建,其“大通社001讲座 ”、“大通社校园艺术展”等品牌活动在校内外享有盛誉。 1998年9月12日《珞珈青年》创刊,主编:彭捷 ,版式:4开4版 ,发行量:3500份 “……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珞珈青年》将真正成为:一面旗帜、一个阵地 、一扇窗口、一座桥梁……” ——《珞珈青年》发刊词
1999年10月《鲲鹏》,发行 武汉大学大学生通讯社 ,《珞珈青年》编辑部编辑发行 ,主编:王欢喜,封面题字:侯杰昌校长 ,序言作者:龙泉明教授 。“7月份,南风吹起 ,校园里的凤凰花开时,许多毕业生即将告别珞珈奔赴祖国各地,他们希望得到一本《珞珈青年》合订本 ,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感受到那一颗颗火热的心与奔放的情,这样在人生的征途中他们才不会惶恐与寂寞 。也为了给远行者沉重的行囊,麻木的步伐与不可测的未来增添一丝温情的慰藉。于是 ,一个计划诞生了。…… ” ——《鲲鹏 后记》(王欢喜)
2001年3月28日,珞珈青年报社(原大学生通讯社)成立,同日召开珞珈青年报社成立新闻发布会 ,社长兼主编 罗勇 。
2001年4月7日总第37期,《珞珈青年》改名《珞珈青年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罗以澄、李敬一 、哲学院赵林三位教授担任报纸顾问 ,发行量:7000份,曾经一纸风行 。2001年5月,《南方周末》编辑一行来我社参观指导扩版,2001年12月13日 ,《珞珈青年报》扩版由4开4版扩至4开8版。主编:高园园。
2006年4月,第一次由社务方向人员主编的《珞珈青年报樱花特刊》发行
2006年6月,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成立 ,珞珈青年报与未来网、未来演播室共同成为旗下媒体,三方共用记者团、编审部 、人力资源部和公关推广部 。青年传媒(集团)下设五个中心,珞青报业中心成立 ,包括编辑部、版排部、发行部
第一任珞青报业中心主任 余维龙
第二任珞青报业中心主任 黄珊璐
2007年9月,纪念《珞珈青年报》发行百期系列活动之百期报展(配新闻)一个月间,第1到99期的原版《珞珈青年报》在武汉大学四个校区轮流展出。
第三任珞青报业中心主任 施诗
2007年10月 ,《珞珈青年报百期特刊》,发行15000份
2007年10月,《珞青百期·回眸展望》——《珞珈青年报》百期精华集
它分五辑:百期要闻——珞珈风云 ,百期“武林”——风流人物,百期关注——静水流声,百期思想——激扬文字,百期文艺——青春纪念 ,收录《珞珈青年报》1998——2007年九年九十九期间近百篇精华报道 发行1000份
2007年10月17日晚,武汉大学《珞珈青年报》发行100期庆祝晚会举行。晚会上,“珞青读报”、“珞青访谈 ”特色板块展示珞青九年风雨历程 ,视频DV 、情景剧、合唱则展示了当前珞青人的工作状态 。晚会在校内外取得了良好反响。
关于“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的珞珈青年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家勇]投稿,不代表樊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jsnthtmy.com/cshi/202505-71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樊丽号的签约作者“家勇”!
希望本篇文章《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的珞珈青年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樊丽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的珞珈青年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的珞珈青年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